【僑報記者粟裕1月9日北京報道】騰訊視頻認為瀏覽器屏蔽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損害其廣告收益、付費會員利益,將世界之窗瀏覽器告上了法庭。日前這場官司塵埃落定,瀏覽器開發運營者世界星輝公司被判賠償騰訊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189萬余元。
二審改判騰訊經營遭到破壞 屏蔽廣告違反商業公德
該事件引發爭議的是,北京朝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時,駁回騰訊的訴訟請求,二審卻改判支持。朝陽法院在一審判決書中指出,市場競爭具有天然的對抗性,也必然導致損害,但損害本身不具有“是非色彩”,只要該損害不是“直接針對性的、無任何可躲避條件或選擇方式的”特定性損害,就不單獨構成評價競爭行為正當性的傾向性要件。
法院認為,就具有選擇性屏蔽廣告功能的瀏覽器而言,其不針對特定視頻經營者,亦未對視頻網站造成直接針對性的、無任何可躲避條件或選擇方式的特定性損害,因此不足以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
事實上,《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互聯網廣告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提供或者利用應用程序、硬件等對他人正當經營的廣告采取攔截、過濾、覆蓋、快進等限制措施。”
北京知產法院在二審判決中指出,騰訊視頻并沒有義務在用戶不支付任何對價的情況下免費提供視頻,其采用廣告方式回收成本屬于正當經營活動。因此,世界星輝公司“世界之窗瀏覽器”向用戶提供具有過濾廣告功能瀏覽器的行為違反了主管機關的禁止性規定,也違反了公認的商業道德。
“法院通常認定,網絡經營者,無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其他網站,為提供網絡服務和正常經營必然需要支出相應成本,因此網絡服務者利用廣告方式收回成本屬于正常的經營活動。”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副主任鄭寧向《僑報》表示。
她指出,這樣的判決確認了“干涉他人的合法經營行為是違反商業道德”這一原則,屏蔽騰訊視頻廣告給所享有的利益造成了損失,同時增加瀏覽器在競爭中的優勢,達到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其軟件、觀看其網站視頻的目的和效果,不符合公認的商業道德和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知產法院指正朝陽法院判決錯誤,世界星輝公司妨礙、破壞了騰訊視頻的正常經營活動,這在一審當中未加以明確和認定。在本質上屬于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實施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構成使用不正當的手段破壞他人正當交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視頻貼片廣告不屬“彈出式廣告” 消費者應承擔必要成本
很多視頻網站主要通過“免費視頻+廣告”及“收費會員+免廣告”兩種方式獲取收益。然而,近幾年來,一些瀏覽器利用技術手段,針對視頻網站廣告進行過濾、屏蔽或加速,這種做法因影響了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引發了不少法律糾紛。
廣告攔截軟件“樂網”在浙江被優酷視頻起訴,被指破壞了網站的經營收入模式,損害了其合法利益。合一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要求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32萬元。
“樂網”軟件碩文公司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廣告內容和方式越來越侵入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這些廣告具有強迫用戶觀看的特點甚至可能危害用戶的網絡信息安全。樂網軟件的主要功能是使得用戶可以屏蔽和過濾該等可能對用戶裝置構成威脅的信息,主觀上不是為了干擾合一公司的廣告播放。
鄭寧向《僑報》表示,廣告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是指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應當遵循的一般義務,主要是針對實踐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嚴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的現象。本案中的優酷視頻貼片廣告并不存在嚴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情形,不屬于上述規定中的“彈出式廣告”范疇。
北京知產法院在判決中表示,瀏覽器可以提供屏蔽騷擾廣告、惡意彈窗廣告的服務,既制止了發布騷擾廣告、惡意彈窗廣告的不當行為,又在提高了用戶感受的同時增加了自身用戶的數量和黏性,從而獲取更多的盈利。這實際上認可了采用技術手段屏蔽惡意彈窗廣告的合法性。
事實上,運營“免費視頻+廣告”的商業模式以實現盈利需求,獲得的是合法經營利益,應當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如果視頻行業長期免費經營,注定缺乏資金購買或創作優質視頻,經營者缺乏合理回報的情況下,進而經營難以維系,受損的終將是互聯網視頻文化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對于軟件視頻廣告的合法性予以肯定,視頻網站難以獲得廣告收入必然會尋求其他方式獲取經營收入,其經營轉型成本必然將由終端消費者承擔,將使得用戶觀看視頻所支付的對價由原來的可選擇性地支付時間成本或經濟成本變為只能支付經濟成本,而這一變化難謂對消費者有利。(完)